高能量vs低能量的孩子,竟然从小就能看出来

  • 首页
  • 球探体育苹果app安装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球探体育苹果app安装 > 新闻动态 > 高能量vs低能量的孩子,竟然从小就能看出来

    高能量vs低能量的孩子,竟然从小就能看出来
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0:07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   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,一个超级火的梗就是高精力和低精力人群的对比。前者一天工作16小时还精神奕奕,凌晨三点还在健身房挥汗如雨;后者却自称「老鼠人」,啥都不干每天坐着都累,连点个外卖都要躺平休息。

    ■有网友总结《不同人格精力水平一览》,大家来对号入座一下

    而对于家长们更有共鸣的是,高能量和低能量的区别,竟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显现出来了。

    我们仔细研究了脑科学后意外地发现,这种区别的根源,其实来自于大脑。

   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不同的「精力配置」,这并非意志力强弱的问题,而是大脑能量代谢系统的个体差异。

    换句话说,那些被我们误解为「太懒」或「坐不住」的孩子,很可能只是在按照自己的基因程序运行,也就是说,跟父母基因有很大关系。

    但别担心,只要顺着孩子的大脑模式正确引导,每个孩子都能发挥出最佳的潜能。

    展开剩余79%

    最近就发了一篇很有趣的报道:高精力人群和低精力人群,如何在职场和谐相处?

    成年人里有「高精力」和「低精力」之分,有的人如马斯克可以一天只睡3个小时,而有的人如我,一天得睡8小时。

    孩子也一样,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一下:

    ■如果孩子突然从高精力变成低精力,或者长期表现出极度疲劳,建议先排除身体健康问题

    为什么孩子之间的精力水平,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?

    一种说法是「来自基因遗传」,天生的。

    比如,高精力的孩子往往拥有更活跃的多巴胺系统,这让他们在运动和新鲜刺激中更容易获得快感,形成正向循环。

   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「早鸟型」,早晨精力充沛;有些则是「夜猫子型」,在傍晚和夜间更有活力。

    另外,高精力儿童的大脑能够快速调动和分配能量资源,大脑在高负荷运转时仍能保持稳定供给,因此表现出持续的活跃状态和强烈的探索欲望。

    低精力儿童的大脑,更倾向于精细化的能量管理,优先保障核心认知功能,在处理复杂任务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储备和恢复时间。

    就像汽车有「省油型」和「性能型发动机」的区别一样,每个孩子的大脑也有天生的代谢差异。

    ■谷雨星球制图,两种孩子的假期也会有很大区别

    但别担心,精力水平依然可以在后天发生改变。

    对于高精力孩子,引导而非压制。

    根据昼夜节律研究,大部分高精力孩子都是晨型人。安排上午进行游泳、跑步等高强度运动,下午可以转向需要专注力的活动,如阅读、画画或练字。

    运动后,建议直接用脑。

    斯坦福大学2019年的研究表明,运动可以促进海马回产生更多新的神经细胞和连接,让大脑变得更加灵活聪明。安排孩子运动后立即进行学习活动,效果事半功倍。

    而对于低精力孩子,建议「激活而非勉强」。

    如果孩子是夜猫子型,不需要强迫早起。可以安排上午为休息恢复时间,下午开始活动,傍晚进行学习。

    每天的日程安排,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低强度活动开始,如散步、瑜伽或园艺,逐步增加活动量。低精力的孩子需要能够为他们注入精力并增加活动水平的活动。

    对于这类孩子,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很重要(9-11小时),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因为很多看似低精力的表现其实是睡眠不足导致的。

    ■缺乏睡眠会影响记忆力

    如果孩子是中等精力,动静结合,平衡发展。

    大部分孩子属于这一类型,精力水平居中,适应性较强。

    暑假期间可以动静结合,上午安排户外活动,下午进行静态学习,晚上可以有家庭互动时间,利用孩子的兴趣点,设计项目制学习。

    当然,无论哪种精力类型的孩子,都需要稳定而充足的睡眠,避免血糖剧烈波动的均衡饮食,以及有节制的电子产品使用。

    这些关键要素,都能保证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精力配置范围内,找到最佳节奏。

    当然,我们也希望以上的科学事实,能打破「高精力人群更优秀」的刻板印象——低精力孩子的大脑更「节能」,为核心认知功能争取了更多能量,也善于在平稳运行中观察自我和世界。

   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,「每个人都是天才,但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,它会终其一生认为自己是个笨蛋」。

    在这个充满比较和焦虑的时代,科学研究会让我们做那个真正懂得欣赏「鱼之所长」的人。(作者 | 卷卷兔)

    来源:澎湃新闻

    发布于:北京市

    TOP